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 半导体全链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半导体全链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3-04-17 14:44:57

半导体
存储价格有望触底,行业周期回暖在即,由于经济不景气下需求疲软的影响,半导体板块迎来较差业绩期,同时目前终端库存水位趋于正常,存在被动补库存动作预期。

自 2022 年 5 月以来,呈现下降态势。2023 年 2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三个月移动平均值为 396.8 亿美元,同比下降 3.99%,表现优于 1 月(同比下降 5.21%),其中中国销售额为 109.7 亿美元,同比下降 5.89%,占比达 27.65%。

存储芯片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NANA 方面:Wafer:512Gb TLC 现货平均价从年初的1.80 美 元 下 跌 至 4 月 3 日 的 1.47 美 元 , 跌 幅 为 22.56% 。 DRAM 方 面 : DRAM:DDR4 8G(512M*16) 2666 Mbps 现货平均价从年初的 1.91 美元下跌至 4 月 14 日的 1.56 美元,跌幅为 22.18%。

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态势。面板价格自 2021 年 7 月以来,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已基本稳定,其中液晶电视面板:32 寸:Open Cell:HD 价格自 2022 年 11 月 22 日以来,价格稳定在 31 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1.5 寸:LED:FHD 价格自 2022 年 8 月 23 日以来,价格稳定在 43.3 美元/片。

1.1政策动态分析:

西安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新政,三星、奕斯伟项目被划重点
近日,西安发改委印发《西安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提出到 2024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8%,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实施计划》从数字产业化提质行动、数字支撑体系建设行动、数字化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产业生态体系优化行动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数字产业化提质行动方面,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到 2024 年,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达到 500 亿元;加快推动三星闪存芯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龙腾 8 英寸功率半导体制造项目等重大集成电路项目建设。到 2024 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 1800 亿元。

海关总署:一季度集成电路进出口分别下滑 22.9%、13.5%
根据海关总署 4 月 13 日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 1-3 月,中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 1081.9 亿个,累计进口金额 5382.4 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 22.9%、21.0%。同时,集成电路累计出口 609.1 亿个,累计出口金额 2172.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滑 13.5%、11.3%。分在全球经济放缓和美国加大限制对华半导体技术出口背景下,中国芯片进口量继续减少。同时,今年芯片价格在供应过剩和需求持续低迷下进一步下跌。3 月份的芯片进出口规模较前两个月均有所回升。

德国拟提高补贴 以推动英特尔扩大 170 亿欧元芯片厂投资
据《金融时报》报道,德国政府正在通过巨额补贴推动英特尔扩大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170 亿欧元芯片厂计划,这将成为德国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英特尔将从德国政府获得 68 亿欧元的补贴,用于在德国东部城市马德堡(Magdeburg)建造其大型晶圆制造厂。
2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海外新兴市场消费正在迎来复苏,同时海外 ChatGPT 的接入逻辑顺畅,带来电子硬件的新体验,美国加息放缓+粮食价格下行,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复苏新兴市场电子产品消费跟地区汇率和粮食价格紧密相关,美国加息放缓叠加粮食价格连续 11 个月下降,新兴市场消费显著复苏。

手机行业

 2022 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市场均表现为负增长,国内下滑更为严重,2022年 12 月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17.90%,全球智能手机 2022 年四季度同比下滑 18.30%。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硬件缺乏创新,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 5G 周期结束后,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加息,对具有消费潜力和人口大国的新兴市场形成巨大冲击,新兴市场的消费也收到抑制。但随着美国加息的放缓,新兴市场消费潜力有望重新被激发,另外国内彻底放开疫情管控,也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复苏。

无线耳机

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呈现复苏趋势,1、2 月份无线耳机、无线耳塞出口当月值分别为 4929 万个、2364 万个,同比增长 5.86%、4.86;累计值分别为4929 万个、7293 万个,同比增长 5.86%、5.54%。无线耳机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相对于手机消费,无线耳机普及还有空间,随着无线耳机传感器的增多,产品体验感会更加出色叠加价值量相对手机小,换机周期会显著快于手机。因此,随着国内的放开和经济复苏,我们继续看好无线耳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成长。

智能手表

产量数据跟无线耳机类似,22Q2 和 22Q3 均取得 17.2%和 18.4%的同比良好增长,四季度开始下滑较为严重,10 月份同比下滑 16.5%,11 月份同比下滑 42.7%,12 月份同比下滑 25.00%。可穿戴设备的逻辑类似,国内受疫情封控影响和三四季度积累的较高库存,导致供大于求,从而造成行业厂商在四季度普及减少生产。随着疫情放开,以及新冠大量人群感染,康复后的健康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智能手表作为可监控身体健康指标的重要可穿戴设备,将迎来良好的需求,我们预计 2023 年可穿戴设备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复苏。

个人电脑

2020-2021 年疫情带来居家办公需求快速上升,推动 PC 重回增长轨道,但疫情带来短期复苏结束后 PC 重回弱势的趋势,在 2022 年二季度开始进入拐点,2022Q2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微增 0.53%,远低于 Q1 的 11.44%的增速,2022Q4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 26.13%。另外,2023 年 2 亿,品牌台机/品牌一体机/服务器出货量达 33.45 万件,同比增长 23.47%,系半年来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新能源车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消费,新能源车销售依旧保持强劲势头,2023 年 1-3 月分别取得-5.47%、57.28%、34.83%的同比增速。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随着汽车芯片的算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芯片供应也逐步缓解,叠加各大车厂不断推出品,我们预计 2023 年新能源车依旧会保持较高的销量增速,欧盟计划在 2035 年停止生产燃油车,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浪潮是不可逆转的。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电子零部件和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成长态势。

2.1政策动态分析:

2.1.1消费电子

中国安卓高端市场逆势增长 Find X6 Pro 全平台同比增长 129%
近来,据 Sandalwood 中国电商市场全平台监测数据,2023 年第一季度电商市场安卓手机 4000+价位销量同比增长 22%;其中 6000-8000 价位段增速最高,同比增速达到 62%。在此区间,3月24日开售的Find X6 Pro与前代产品首销同期相比,增长129%。而 OPPO(含一加品牌)线上销量上升明显,同比增长 49%。
苹果宣布多项环保相关重大举措:2025 年使用 100%再生钴/磁铁/镀金等。4月13日晚间消息,苹果公司今日通过其官网宣布多项环保相关措施,以推进在产品中使用可再生材料的进程,包括将于2025年,实现在产品电池使用 100%再生钴;苹果产品中磁铁将完全使用再生稀土元素;以及所有苹果设计的印刷电路板将使用100%再生锡焊料和100%再生镀金。

另外,苹果公司的2025年的环保政策还包括:在公司产品的包装中去除塑料(例如屏幕保护膜、外包装和泡沫缓冲垫等),开发用于包装组件的纤维替代品。目前,苹果公司包装足迹中其实也仅剩 4%的塑料。去年,苹果公司研发了一款定制打印设备,可直接在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ro的包装盒上进行数字印刷,从而消除了对大部分标签的需求。iPad Air、iPad Pro和Apple Watch Series 8的包装则使用了新的套印清漆,取代了包装盒和包装部件上的聚丙烯塑料层压。

面对销量下滑,苹果正积极研发新款 Mac 以提振需求

自苹果 Mac 产品线经历了 2000 年互联网泡沫以来最严重的销量衰退之后,苹果急需一系列新品来提振市场需求。根据外媒得到的消息,苹果正在使用 AppStore 中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测试一款新 Mac 产品的兼容性。

这款新机的处理器和目前的 M2 芯片一样,具有 8 个 CPU 核心以及 10 个 GPU 核心,同时其还板载了 8GB 内存。但是显示屏尺寸和分辨率都要比现有的 MacBook Air 要高,所以外媒推测这款产品其实是苹果原定于今年推出的 15 英寸 MacBook Air。

不过这款测试的 Mac 所使用的系统是目前尚未推出的macOS 14,该系统预计要等到6月5日的 WWDC 才会公开。

另根据韩媒早前的报道,苹果其实早在 1、2 月就已经暂停了用于 MacBook 的 M2 芯
片生产,3 月虽然恢复生产,但砍单一半——这也是苹果首度暂停生产期硬件搭载的芯片。

2.1.2汽车电子

特斯拉在上海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 200 万美元
天眼查消息显示,4月13日,特斯拉(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200 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王昊,董事长为 Xiaotong Zhu(朱晓彤),公司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4 月 9 日,特斯拉在上海宣布加码投资,将在沪新建储能超级工厂,该项目也是该公司在美国本士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这座布局“未来赛道”的工厂计划于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 年第二季度投产。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 1 万台,储能规模近 40 吉瓦时(GWh)。
国务院总理李强:加快芯片研发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其中李强在调研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大号终端”,融合多种功能、满足多种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我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李强进一步指出,要加快芯片研发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打造更多具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部署“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当前,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主流趋势,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而汽车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元器件,更是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蓬勃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165 万辆和 158.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7.7%和 26.2%;出口汽车达 99.4 万辆,同比增长 70.6%。近年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世堂近期表示,将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尽早形成重点汽车芯片自主保障能力。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亦指出,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还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 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5 年,制定 30 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到 2030 年,制定 70 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
上海鼓励整车厂积极投资汽车芯片,设立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平台

4月15 日,上海汽车芯谷·全球(首届)汽车芯片产业峰会在上海市嘉定区隆重召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在会上表示,上海将鼓励上汽等整车企业积极参与汽车芯片投资与布局,支持组建汽车芯片专家组和产业联盟,逐步破解跨行业的技术交流难题,建立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汽车芯片中小企业研发环节的难题。本次峰会上,嘉定区汽车芯片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同时该区还将建立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
上汽设立 60 亿芯片产业生态基金
4 月 15 日举行的上海汽车芯谷·全球汽车芯片产业峰会上,上汽集团发起设立 60 亿元的上汽芯片产业生态基金。上汽恒旭合伙人朱家春表示,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下游总体低迷,预计未来 1~3 年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汽车领域是半导体行业未来几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国内汽车行业由电动化、智能化及自主可控三大趋势引领,带来包括功率半导体、EE 架构演变、智能舱驾等领域的结构性增长机会。目前在汽车半导体投资方面,关注 6 大领域,分别是功率转换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电池管理芯片、控制类和网络芯片、智能舱驾大芯片,以及连接、传感和驱动类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