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 年产1730吨电子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730吨电子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3-05-17 09:51:36

年产1730吨电子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司专注电子胶业务,致力于高端电子胶的国产替代;受益于智能穿戴设备及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浪潮,电子胶业务快速发展、空间广阔。1730吨电子胶产能23年逐步放量, 900吨电子胶在建产能23年6月投产放量;未来3年增速有望维持在35%左右,毛利率维持在50%水平。

1、电子胶业务快速成长

电子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电子专用胶市场,智能穿戴设备的持续增长及汽车智能化、电子化趋势推动电子胶市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目前,在高端电子胶领域,外资巨头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优质国产企业存在较大的替代空间。
公司于 2017 年进入电子胶领域。近年来,公司在电子胶领域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标国产替代,并集中力量深度开发行业标杆客户,电子胶业务逐渐成为了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1.1.电子胶市场空间大、发展快
电子胶黏剂,属于反应型胶黏剂,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涂覆等,以达到防水、防潮、密封的效果,具有相对高的附加值。单毛利率而言,建筑领域用胶毛利率在 30%左右,工业类可达 40%,而电子领域可达 50%以上。
2021 年全球电子胶市场约为 432 亿元,并且未来有望实现高速发展,预计到 2026 年有望达到 630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7.8%。中国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电子胶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9 年中国电子胶市场已超 100亿元规模,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较大的胶黏剂细分市场之一。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及汽车智能化、电子化是电子胶市场发展重要推动因素。受益于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手机等传统移动智能终端形成良性互补,共同构成“万物互联”时代的数据入口。据中研智谷研究院预测,2022 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超过 1.6 亿台,同比增长 18.5%。
此外,汽车电动化趋势推动了汽车向智能化、电子化趋发展,逐渐由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为集娱乐、办公、消费等于一体的“车轮上的互联空间”,汽车电子行业随之快速发展。根据中研智谷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 至 2021 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达 8.6%,2022 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1181 亿美元。智能穿戴设备和汽车电子的渗透率的提升推动电子胶市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然而,电子胶领域相对高端的芯片封装、消费电子、车用电子以及 PCB 板领域主要由汉高、富乐、陶氏、日立等国外企业主导,而国内电子胶企业更多则集中在中低端的元器件灌封、密封。据德国汉高的年报数据,2020 年仅汉高胶黏剂业务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就达到 100 亿元左右,国内企业还存在较大市场替代空间。
1.2.公司电子胶业务深度开发龙头客户
公司子公司信友新材专注于电子胶细分市场。近年来,面对电子胶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光学模组的用胶、声学模组的用胶、电子元器件的密封、三防保护、轨道交通车辆的结构粘接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的产品突破,板块营收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加速实现电子胶黏剂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公司电子胶事业部一直以“聚焦优势行业,集中力量深度开发行业标杆客户”为战略方针,依托优质客户资源,扩大行业市场份额,打造行业品牌影响力。目前,公司在工控、智能穿戴、影像模组、汽车电子、家电家器等行业领域已和多个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公司高端电子胶产品市占率有望快速上升。

未来,公司计划在摄像模组、声学、安防、智能穿戴和汽车电子等几个领域进行重点突破,进入下游龙头企业供货体系,同时不断改进综合运营管理水平,加速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全面替代。

现有 1730 吨电子胶产能 23 年逐步放量, 900 吨电子胶在建产能 23年 6 月投产放量;未来 3 年增速有望维持在 35%左右,毛利率维持在 50%水平。